歇後語,又稱做「謔黠仔話」、「孽畜仔話」、「激骨話」,是俗語的一種,在修辭學上是歇後法所構成的語句,前一句利用雙關語、近似音或者比喻,提供線索,透過謎語般的「轉彎轉角」說出真正的義含。與謎語不同處,即非由一人問他人猜,而是全由說者講出前句與後句。
◎.一孔掠雙隻
────── (好康的)
◎.一粒田螺煮九碗湯
─── (無味)
◎.一盤魚脯仔
────── (全全頭)
◎.七月半鴨(仔)
──── (毋知死、毋知死活)
◎.十二月天睏厝頂
──── (凍霜)(寒酸)
◎.十二月肉湯
────── (穩凍)(穩當)
◎.十二月芥菜
────── (有心)(真心)
◎.六月芥菜 ─────── (假有心)
◎.火燒甘蔗園
────── (無葉)(無合)
◎.囡仔穿大人衫 ───── (大輸)
◎.囡仔食紅蟳
────── (興管)(興講)(愛講話)
◎.阿婆仔炊粿
────── (倒塌)(倒凹、倒貼)
◎.青瞑看告示
────── (看無)(看不懂)
◎.紅龜抹油 ─────── (水面)(真有面子)
◎.苦瓜燉鰱魚
────── (苦鰱)(可憐)
◎.恩主公(關公)飲燒酒 ── (看不出來)
◎.缺嘴的食米粉
───── (看現現)(無內涵)
◎.蚼蟻跋落鼎 (炒死)(吵死)
◎.斑鳩哮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(咕.咕.咕)(久.久.久)
◎.請鬼提藥單
────── (穩死的)
◎.頷頸(管kun2)仔生瘤 ─ (拄著)(遇著)
◎.籠床蓋無密
────── (漏氣)(落喟)
◎.老伙仔穿針
────── (找孔找縫)
◎.甘蔗歸枝齧 ────── (無斬節)(無節制)
●整叢好好→沒錯(砍) ●老鼠入牛角→穩篤篤
●乞食背葫蘆→假仙 ●和尚划船→無髮(法)度
●阿兄坐無正→(歪哥) ●火燒豬頭皮→面熟
●甘蔗歸枝齧→無斬節 ●菩薩著賊偷→失神
●土地公毋驚風颱→老神在在(不為所動)
●火燒竹林→無竹殼(說不定)
上帝公博輸交→當龜(摃龜)
|
十角→一塊散散(一個人散散的)
|
十全減兩味→八珍
|
十五尊的土地公,分兩邊→七土八土
|
隱龜拋車麟→吃力兼難看
|
十二月風箏→瘋到沒尾(瘋狂至極)
|
十二月睏屋頂→凍霜(吝嗇)
|
十二月屎桶→盡拼(全部豁出去了);(拼=清乾淨)
|
大官娶細姨→加婆(雞婆)
|
七月半鴨→不知死活
|
二十兩→斤四(近視)
|
天公的帳簿→大冊(大氣)
|
有樓無梯→欠梯(欠打)
|
有應公的童乩→講鬼話
|
老鼠入牛角→穩篤篤(一定會)
|
老人吃紅蟳→管無效(講也沒有用);(管=紅蟳的腳)
|
老人吃麻油雞→老熱(熱鬧)
|
老鼠沒洗澡→有鼠味(有趣味)
|
六月割菜→假有心
|
六月棉被→揀人蓋
|
田中間建廟→種宮(正經)
|
乞食過溪→行李濟(多)
|
頷頸生瘤→抵到了
|
乞食揹葫蘆→假仙
|
笨貓爬樹→不成猴
|
尻川夾火金姑→椴青(裝蒜)
|
棺材底放炮→吵死人
|
幼稚園招生→老不收(老不修)
|
囝仔坐火車→嘟嘟好(剛剛好)
|
囝仔跌倒→媽媽呼呼(馬馬虎虎)
|
囝仔穿大人衫→大套(大輸)
|
火燒罟寮→全無網(完全沒有希望了)
|
火燒豬頭皮→面熟
|
生理人抬大肥→賣屎(不行)
|
水肥車排歸排→拖屎連
|
北港廟壁→畫仙(話仙)
|
外省仔麵→免啦
|
煙筒管破孔→壞管(難說)
|
歹看面→面雄(地名:民雄)
|
隱龜放屁→彎彎翹翹
|
黑人吃火炭→黑吃黑
|
甘蔗歸叢哺→沒斬節
|
日本清飯→壽司(輸死)
|
和尚划船→沒髮渡(沒法度)
|
青盲娶某→暗爽
|
和尚夯雨傘→無髮無天(無法無天)
|
隱龜落崎→栽栽(知知)
|
番仔嘴鬚→沒半撇(什麼都不會)
|
腳底抹油→溜
|
隱龜泅水→彎泅(冤仇)
|
阿兄沒頭路→閒哥(鶯歌)
|
阿兄住樓上→哥哥在上(高高在上)
|
阿婆生子→真拼
|
隱龜娶大肚→都都好
|
阿嬤生子→公暢(說著高興的)
|
阿嬤生查某子→生姑(發霉)
|
缺齒吃蛤肉→密密
|
吃紅柿配燒酒→存辦死(找死、想死)
|
接骨師父→湊手腳
|
保護三藏去取經→要猴(著猴)
|
麥芽糖罐→愛人譙(罵)
|
蒼蠅戴龍眼殼→蓋頭蓋臉(不知死活)
|
鴨蛋丟過山→看破
|
便所底彈吉他→臭彈(吹牛)
|
整棵好好→沒剉(沒有錯)
|
澎湖菜瓜→十嶺(雜唸);(嶺=紋路)
|
廟仔遭賊偷→失神
|
羅漢請觀音→主人恰濟過人客
|
蒸籠蓋蓋沒密→漏氣
|
剃頭店公休→沒理髮(沒你法)
|
屬豬→亥了(壞了)
|
墓仔埔做大水→溼墓(失望)
|
坐轎的不知扛轎的辛苦→到擔你才知(到現在你才知道)
|
●鴨母王走入溝仔尾→死路一條(參考「再現台灣–台灣三大民變」一書)
朱一貴,人稱「鴨母王」。清康熙六十年(1721年)因民怨清朝日深,眾推朱一貴為主號召鄉里。朱一貴自稱中興王,國號「大明」,建年號「永和」,發表反清復明的文告,恢復明朝服裝、髮式,並大封其黨眾。朱一貴事件爆發後,清朝派兵來台反擊,安平一戰後,朱一貴勢力節節敗退,最後逃到溝仔尾庄(今台南佳里附近)被捕。
●法蘭西水→食一點氣(參考「再現台灣–砲口下的台灣」一書)
1884年清法戰爭台灣戰役爆發,又叫「西仔反」。清法戰爭結束後,法軍除了帶來戰亂之外,也帶來了喝蘇打水的習慣。所以,基隆流傳著「法蘭西水→食一點氣」的歇後語。這句話近來常被解釋為「賭一口氣」的意思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